歷史回顧 
「憲光二村」位於桃園市龜山區,是全臺唯一全區保存的憲兵眷村。園區於民國57年(1968年)興建,初建100戶平房式眷舍,民國63年(1974年)再增建40戶四層樓公寓式職務眷舍,呈現兩個時期不同風貌的建築型態,真實映照了60年代臺灣眷村生活的轉變與發展,深具時代意義。
園區完整保有婦聯會建造眷村的建築格局與文化意象,於民國95年(200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曾作為知名電視劇《光陰的故事》拍攝場景。與中壢馬祖新村及大溪太武新村並列為「桃園眷村鐵三角」,成為眷村文化的重要代表。
自民國95年原住戶遷出後,園區歷經十年沉潛。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於民國105年(2016年)設置駐地工作站,推動空間整備、文史調查及社區營造行動。為活化再利用,自民國109年(2020年)啟動第一期修復及再利用工程,並於民國113年(2024年)9月正式以「憲光二村眷村文化園區」對外開放。園區除設有《憲時記憶》常設展,亦規劃市集、節慶與年度活動,並引入飲食、戲曲及藝文工作室等5組文創品牌,帶給民眾兼具教育性與體驗性的文化饗宴。
民國99年文化局委託辦理「桃園縣憲光二村歷史建築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
民國102年12月1日龜山鄉公所與國防部申請代管至103年12月25日,並辦理初期修復規劃及可行性評估計畫。
民國103年龜山鄉公所委託辦理「桃園縣龜山鄉(歷史建築)初期修復規劃及可行性評估」計畫。
民國104年10月28日起文化局正式向國防部申請憲光二村代管。
民國106年1月文化局委託辦理「憲光二村再利用為移民博物館策略規劃暨展示資源調查案」。
民國106年1月文化局委託辦理「憲光二村藝術進駐委託專業服務案」。
憲光二村第1期修復再利用工程動土。
舉辦「憲光百衲被」工作坊,以原住戶家庭記憶為創作主軸,縫製屬於自己家族的「百衲圖騰」。
與憲兵指揮部一同舉辦「愛憲年代」,時任指揮官的周廣齊將軍,同時以憲光原住戶身分共同參與。
於民國113年9月6日辦理開館記者會,以「憲光二村眷村文化園區」的新姿態正式對外開放。
開館展《憲時記憶》,包含憲兵故事、憲光村史、眷村文史等主題,持續傳承珍貴的文化記憶。
憲光二村為2024桃園地景藝術節展區之一,成為熱門拍照地標。
與國防部憲兵指揮部合作,推出「守護之光:從憲光二村到國之盾」主題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