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光二村前自治會會長龔華成:如一棵繁茂大樹呵護眷村世代生命

龔華成

內容簡介

民國95年(2006),桃園眷村在眷村改建的政策下幾乎悉遭拆除,有鑑於此,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即依「傳統聚落調查建檔計畫」進行中壢龍岡地區眷村調查,搶救文化記憶,並以之於民國98年(2009)編輯、出版了《一探桃園縣眷村文化與空間肌理》一書,此文即為當時的記錄…… 龔華成,湖南人。「我就像個孤兒般長大。」他說,在他21歲時適逢國共內戰,被政府抓去當兵,徒步走了15個月到東北。民國38年(1949),在上海上船,來到了臺灣,在基隆上岸,先是移防臺中,接著花蓮,民國42年(1953)國軍整編,憲兵司令部駐地臺北市涼州街,他才在三重租房子定居。當時薪水不高,他太太只好出去上班。 民國57年(1968)憲光二村落成,他們一家子就此落腳龜山。曾當了十多年自治會會長的他,為村子蓋了籃球場,增加休憩的空間;為了幫忙無法照顧小孩的家庭,他還請軍中受過高等教育的軍官到自治會幫小孩補習,並藉以管教。為了遮蔭,民國63年(1974),他還帶頭種樹,全村的人開始在院子種樹。他說,有一年做大水,將村子後頭的水塘沖垮,一堆魚跟著大水直往憲光二村裡流,成為他們災後餐桌上的佳餚。回憶似乎總是如此苦中作樂。

作者

文字編輯:趙如璽

紀錄時間

2019-02-22T11:02:00.350+08:00

關鍵字

自治會,會長,憲光二村,龜山,

來源

桃園市政府

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