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桃園市龜山區原憲光二村62號眷戶唐涂玉梅提供她和先生結婚時宴客的照片,民國56年(1967) 1月。
唐涂玉梅,民國34年(1945)生,苗栗獅潭的客家人。在還不到20歲時,她就到臺北,在立法委員陳紀瀅(1908-1997)的家裡工作。「他是重光文藝出版社的老闆,寫過《華夏八年》和《清華八年》這二本書,那是他在逃難的時候寫的,就是中日戰爭的事蹟。他要我多看一點書,並拿一些書給我看。不然,以我一個從鄉下出來的,什麼也不懂。」她說。由於唐涂玉梅從不單獨跟男孩子出去,於是,她一個在法院當檢察官的好朋友就介紹她跟在憲兵調查組的唐百鍊認識。唐百鍊,民國19年(1930)生,湖南祈陽人。「我在永和,他在三重,坐公車就過來了。」如此甜言蜜語了一年,民國56年(1967) ,二人結婚了。
唐涂玉梅的家人也沒反對,因為「我老公給他們的印象很好,覺得他不像外省人,不是那種很粗曠的,覺得他很斯文,像臺灣人一樣,嘴巴講一講就好了。」唐涂玉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