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代管桃園市龜山區的憲光二村,即委託團隊駐地工作站進行眷村文史與組織工作推進,並主動連結周邊學校開展青年文資計畫,民國107年(2018)出版《學青眷潮二重奏:桃園眷村文化資產教案推廣計畫成果手冊》,做為臺灣眷村文化保存工作的重要案例經驗分享,此為桃園市立內壢高級中等學校記者李作鴻、王思涵、馬乙禎、曾郁雯於民國105年(2016)10月13日採訪王學法的報導。
祖籍山東的王學法於18歲時在青島從軍,「當兵就是為了要救國,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兵,就什麼都沒有了。」他說,當時每天都在打仗,軍隊四處遷徙,常常不知身處何地,待反應過來時,已經到了廣州,遭遇他人生中最激烈的戰役。在民國38年(1949)10月的陽江戰役,王學法所屬的余漢謀第21兵團被人民解放軍第2野戰軍第4兵團殲滅,他幸運逃過一劫;民國39年(1950),隨部自海南島撤臺,在新竹的第36師繼續從軍,因緣際會認識了臺灣籍的太太,二人在民國53年(1964)結婚,配給到桃園市龜山區的陸光二村。王學法說:「很懷念以前住在眷村的日子,我認得村子每家孩子的名字,離開眷村後,總覺得生活中缺乏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