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桃園縣眷村文化與空間肌理》,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於民國98年(2009)9月出版,該書是以「桃園縣傳統聚落調查建檔計畫:中壢龍岡地區期末報告書」爲基礎,在眷村的空間上多所著墨,其所延伸出的內容不只記錄桃園市的眷村歷史與發展樣貌,更透過田野走訪採擷豐富的人文故事,呈現不同軍種眷村的獨特樣貌,也呈現出整個大時代下眷村的歷史、人文與空間內涵,更集結專家觀點,探究眷村文化的保存價值與空間轉換的可能性,展演出眷村文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多面向。
書名頁
目錄
局長序
縣長序
《第一部份》眷村的形成與發展
歷史篇 回首眷村,照見一甲子的風華
【眷村的誕生】
回溯民國21年,眷村雛型始誕生
政府轉進台灣,眷村一詞正式出現
【老眷村時期(民國34-45年)】
悠悠十年歲月的竹籬笆春天
【新眷村時期一(民國46-55年) 】
軍眷住宅籌建運動,孕育出經典眷村文化
特別報導/婦聯會時期眷舍,依官階高低形塑出不同的生活氛圍
【新眷村時期二(民國56-69年)】
華夏集建專案貸款,開啟眷舍私有化的濫觴
【眷村變國宅改建時期】
眷村變國宅改建時期一(民國69-85年)/萬丈高樓平地起
眷村變國宅改建時期二(民國86年-)/建大村、遷小村,再一次的遷徙
空間篇 大街小巷唱大城小調
【棋盤式配置街巷空間】主要街巷道路/門前巷弄空間
【公共設施】軍眷診療所/社區福利社/運動設施、遊戲場/自治會/眷村托兒所、小學/牛奶供應廠、技藝訓練班/信仰中心/社區活動中心/理髮店/供水場(水井、水塔)/公共廁所、澡堂
【眷村公共設施分布圖】
人文篇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由中國大江南北與台灣各地融合的多元文化
我的爸爸名叫「威嚴」
眷村媽媽,偉大的台灣母親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相互扶持,資源分享
簡易的娛樂,豐富的心靈
DIY的生活技能與家庭副業
除舊佈新,歡歡喜喜過新年
集大江南北美味於一方
《第二部份》桃園縣眷村的形成與發展
歷史篇 眷戀桃花村
【桃園縣眷村發展的時代背景】堂堂眷村大縣,台灣軍事設施重鎮
【桃園縣眷村發展歷程】歷時三十九年,建構出眷村多元樣貌
【桃園縣眷村分布與現況】如種子遍布南北各地,滋養出眷村文化
眷村篇 陸空憲三軍種眷村的多樣情
【陸軍眷村忠貞新村,一個滇緬孤軍的安居樂土】
時代背景/以滇緬文化書寫台灣眷村史另一章
思我眷村/龍岡清真寺常務監事馬小詳/從異域到台灣,以忠貞之心死守眷村
【陸軍眷村馬祖新村,以保家衛國心捍衛本島的將軍村】
時代背景/一個殷切渴望造就出美麗桃花源
思我眷村/馬祖新村前自治會長蔣明玉/一步一腳印打造出馬祖新村面貌
龍興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鍾和貴/以對眷村的情感忠實還原其樣貌
馬祖新村空間特色/引進美式建築概念的放射狀空間
特別報導/龍岡,陸軍重要基地,台灣眷村最集中區域
【空軍眷村建國八村,桃園空軍基地內的高級村】
時代背景/寓教育樂並置的萬花筒生活
思我眷村/陳康國小前校友會會長陳靜芳/以部落格為平台,打造另一個思鄉所在
建國八村前自治會會長龔香保/昔時今日,依舊熱絡的眷村人情誼
【憲兵眷村憲光二村,獨一驍勇的憲兵眷村】
時代背景/被時光凝結的人文情懷
思我眷村/憲光二村前自治會長龔華成/如一棵繁茂大樹呵護眷村世代生命
特色篇 桃園縣眷村的特色文化
以「慈」感念蔣夫人的遺眷眷村/星光熠熠,桃園縣眷村出名人
負責高空間諜偵測的黑貓中隊
在異域以韌性而存活的滇緬部隊
《第三部份》眷村文化空間的保存與活化
【眷村文化保存觀點】
黃承令,以一個非眷村人持續關注眷村文化
陳朝興,以眷村文化保存呈現反省及對生命的尊重
丘如華,將「世界咖啡館」的工作營概念,放進眷村座談會
【桃園縣眷村文化保存案例】桃園縣86個眷村老照片的蒐集、調查
【文化活動的傳承】歷年眷村文化節,熱鬧滾滾近年如火如荼的眷村文化保存活動
【文化資產的保存軌跡】
歷史建築憲光二村、馬祖新村、陸光三村自治會、太武新村
参考文獻書籍
版權頁